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在長期的勞作過程中經過經驗積累和深刻思考而凝結成的偉大成果,是中華文明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傳承,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而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時至今日,二十四節氣依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為我們提示自然萬物生長規律的同時,也帶來屬于傳統文化的溫暖與美好。
浙江衛視推出“宋韻二十四節氣”系列,通過宋人宋詞的“文學之美”,感受宋朝宋韻的“二十四節氣”。今天2月4日,正好是立春,那么我們的“宋韻二十四節氣”就從立春開始……‘
立春,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首?!傲ⅰ笔恰伴_始”的意思,“立春”也就是說從這一天起拉開了春天的序幕。兩度在杭州為官的宋代文人蘇軾在《減字木蘭花·立春》中如此描寫春景:“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p>
“春牛春杖”,指的是盛行于宋代的“打春”。在立春日,古人手持犁杖,將泥塑的春牛打碎,以此提醒大家,春耕的時候到了,也是祈愿這一年能夠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立春對農耕文明來說意味著一年勞作的開始,只有不違農時,辛勤耕耘,才能收獲美好的生活?!按横Α笔乔噌?、旗幟,“春勝”則是一種剪成圖案或者文字的紙,又稱剪勝、彩勝,兩者也都是代表迎春的習俗。
立春,是一年之發端,希望由此肇始,萬物如芽初生,無論這個冬天經歷了什么,一個和煦溫暖的春天即將如期到來,一年之計在于春,讓我們一起收拾好心情,不負春光,向美好而出發!